周朕(左二)及同事们在工地现场测量砌块二次高度平整度 ■记者 张军/摄
每天开六七个会,对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二期项目执行经理周朕而言早已习以为常。“从会上可以熟知领导在管理上的要求和经验,对推动项目进展有着莫大的帮助。”周朕说。
周朕曾是个一线“杂家”。刚参加工作时,他曾经在某私企从事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那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共两人,一名是项目经理,另一名便是周朕。“虽然工程量不大,但是现场所有工作都得我们上手操作,比如测量放线、钢筋翻样、施工生产,甚至做混凝土试块都得我们自己做。”周朕说。
当时结构施工期间,结构50线引测,周朕要爬到刚绑扎好的柱子上进行引测,用红油漆进行标识,作为结构施工依据,打完灰后轴线引测,周朕需要爬到外围护架上,使用10千克线坠进行轴线引测……由于当时设备简陋,所有工作周朕几乎全靠自己一人完成,他也因此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工作一年后,对职业生涯有更高追求的周朕加入了北京建工集团。随着进入建工集团大家庭,周朕的工作模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一线“杂家”慢慢变成了项目“大管家”。
虽然转型管理人员,但有着一线工作经历的周朕有一个习惯保留至今——贴近一线解决问题。“因为我在一线工作过,所以我对分包和施工人员有着更深的理解,一线干活不容易,只要有工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敞开大门’欢迎他们来。”周朕说。
一个分包资料员敲开了周朕的“大门”。原来这个资料员多次提交资料都没有达到标准,周朕耐心和她沟通,随后周朕找到了劳务队、项目部、监理相关人员了解情况。虽然最终是因为这名资料员没有理解内容要求产生了差错,但是周朕的热心举动还是得到了分包单位的感谢。“我知道分包单位没什么大事都不愿意找总包单位,如果他们来找,那一定是解决不了的事情,为了推动工程顺利进行,作为项目经理有责任解决这些‘问题’。”周朕说。
亲近一线,更要明确分工。随着参与重点工程数量的增多,周朕的工作方式也在悄然转变。在城市副中心二期项目,“全体都是安全员”的管理理念便是周朕提出来的。“整个工程点多面广,光靠几名安全员根本不能做到24小时安全值守到位,我要求所有人只要在现场就要拿起手机拍摄不安全的行为和措施不到位的安全隐患,并发到群里由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落实。”周朕介绍,我们发动全员力量,为项目搭建起了完备的安全体系。
除施工安全外,他关注的另一个点便是成本管理问题。在周朕管理的项目,每一份合同签订,周朕都要对每一个专业口线负责领导进行交底,“这就是让大家知道所分管工作中的细则,如某一区域的清扫是劳务队要完成的,而不是劳务队的分外事,更不能因此二次收费,诸如此类的工作,我们都要在前期谈判中予以明确并封死在合同内,以防止施工中出现各种扯皮现象。”周朕说。
每个月周朕都要对劳务队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情况进行对量,并由劳务队负责人确认后签署无索赔承诺书,便于后期工程结算管理,提高了整个工程的过程控制强度,实现了工程高质量建设。
从一线“杂家”成为项目“大管家”,周朕坦言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而从他在城市副中心二期的工作看,这一转型已初见成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