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公司在今年科博会展示门控器自主化维修智能平台(资料图) ■记者 周宇杰/摄
北斗定位系统、综合感知系统、智能检测机器人……北京地铁公司着力引入新技术,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融入城轨交通运营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努力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民、畅通的出行体验。
北京地铁公司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技术应用场景,推动城轨交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首都机场线北斗定位系统采用北斗和空间数字化技术,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数字空间,提供暴露和非暴露空间一体化的高精度时间和空间信息服务,实现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快速、高精度定位,有效提升地铁管理及现场处置效率。
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地铁综合感知系统综合运用了视频分析技术,目前已在6号线车站及列车车厢,实现客流监测、异常行为监测等功能,增强了运营服务能力,提升了运营安全水平。智能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依托示范工程成果,增强了列车智能感知能力,具有进一步提升运营组织灵活性、资源利用率及乘客服务质量等优势,目前已在11号线完成测试和验证。地铁车站机电设备自主协同测控系统以7号线车站环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统一的智能化通风空调调控模型,实现车站通风空调整体协同控制,在满足人体舒适度情况下,降低能耗2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车辆电子履历系统实现了地铁车辆电子履历参数及信息上链存证、数据保护、全程可追溯等核心功能,有助于构建互通互信的轨道交通车辆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的网络生态系统,目前已在6号线、亦庄线实现应用。
轨道动静态检测数据智能融合分析系统实现了线路轨道专业的动静态检测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维修辅助决策,为轨道设施维护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了设施可靠性。已在6号线投入使用的刚性接触网磨耗测量仪,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实现自动连续检测接触网磨耗的功能,并通过构建磨耗数据库,综合分析磨耗数据,实现接触网预防修复,提升弓网可靠性。此外,刚性接触网异常检测与处理装置也在6号线启动试验应用,该装置利用高精度图像识别技术,实时检测并处理刚性接触网拉丝、卷边、毛刺、烧蚀等异常状况,有效提高了弓网配合性。
正在房山线运用的移动式构架焊缝智能检测机器人,基于自导航技术、高精度视觉技术以及无方向性电涡流无损探伤技术,实现对新制或清洗过的构架进行不除漆、自动化、智能化探伤作业,通过优化现有构架检修工艺,进一步助力绿色环保、降本增效等目标实现。
北京地铁公司坚持创新发展,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积极发挥作用。目前,北京地铁公司已成立了2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涵盖北京地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带领一线员工自主研发了750v保护装置信号模拟系统、rs485串口数据检测仪、车辆智能空调控制器、门控器自主化维修智能平台、空气净化器等多个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成果既紧密贴合轨道运营需求,又节约了资金成本。
接下来,北京地铁公司将继续聚焦行业技术前沿、运营生产场景需求和技改,加快科技研发、智能运维系统建设以及基础性研究,促进成果推广应用取得实效,服务广大市民乘客畅通出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