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曾是爷爷奶奶的住所,如今他们都已不在了,只留下老屋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但那里始终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端午假期没有外出计划,便和家人一同去往老屋看看。
老屋位于山区,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普通民宅,房间不多但院子很大。院子里有一口老井,井水现在还是那么清甜甘冽,随时可取。除日常吃用外,井水还用来冰镇瓜果或提水泼地降温,它让我们整个童年的夏天都变得不那么炎热。
北方的院子里有那么几颗老树,总是生长得枝繁叶茂,我们喜欢躲在浓阴下嬉闹玩耍,但时不时会掉下或红或绿的虫子,惊得大家四散的跳开。而此刻让我们跳开的是一场急雨,大家纷纷躲进了屋里。
老屋大概有五间房的大小。进门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两把春秋椅,后面放置着一个高高、长长的仓柜。仓柜永远藏着一个迷,因为奶奶除了从里面拿出各种粮食,还会偶尔变出几颗糖果或一小把瓜子,那些可是我们小时能吃到的最奢侈的零食了。于是小小的我们都变成“千里眼与顺风耳”,一看到、听到奶奶开仓柜的声音,便纷纷从屋子的各处聚集到仓柜下,仰头期待……进屋后左侧最里面是一张通长的大火炕,被子总是被奶奶整齐的摞成一垛放在炕角。而每天那里都会变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攻城略地”的战场。被子、枕头都成了我们的“武器”,当“城池”即将散落,枕头纷飞时,大人们就会拿着笤帚丢过来,刚刚还斗志昂扬的“小战士”瞬间丢盔弃甲各自逃跑。这样的“战斗”每天都会发生,但结局总是相同的。
进屋右手旁有一道小门,那里是家中厨房的位置,平日那里是不让小孩随意进入的。每年的端午时节,奶奶总会包上一些粽子给小孩们解馋。由于住在山区,粽叶可是个稀罕物了,所以每年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我们都会小心翼翼的把用过的粽叶清洗干净,捋顺叠好,留着下次使用。
来年的端午节前一晚,奶奶会将老粽叶拿出放在大锅中煮至回软,与糯米一同在水里泡上一晚,虽然粽叶特有的清香已经淡了很多,却不影响我们对粽子的热爱。端午当天奶奶会用她灵巧的双手,将有些残破的粽叶折成漏斗状,填入糯米、红枣,再用细绳紧紧捆好,入锅中煮制。粽子的煮制过程总是那么漫长。这个时候的我们就会变成一群老实听话的乖孩子,或探头探脑守在厨房门口,或坐在床上听大人聊天。许多时候我们会在厨房中飘出阵阵糯米的甘香和红枣的甜香中睡去,直到一声“粽子熟了”,顿时睡意全消,各个围坐桌前,剥开粽叶,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齿颊留香,香糯弹牙。待放凉后再撒上白糖,更有一番滋味。
小时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大人们用浓浓的爱为我们编织着充满温暖与香气的家,而我们这些小馋猫、捣蛋鬼们则让家中充满生机。
此刻雨过天晴,走出屋子,站在院中远眺,大朵的白云正从山间升起,对面山坡上的村落炊烟袅袅,小鸟已迫不及待的在林间跳跃、欢叫,顿时生出空山新雨后美丽山居景象。
老屋现在大部分时间无人居住了,但它却像那根风筝线一样,即使我们走得再远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也会时不时想回去看看。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集团)
发表评论